南京唯一華僑村,建村百年再憶僑史
南京唯一華僑村,建村百年再憶僑史
南京日報/紫金山新聞記者 于潔塵
通訊員 章新宇
“小時候村里人都管西紅柿叫‘洋柿子’,種子是從國外帶回來的。那時起,我就意識到,我們國家要大力發展本土產業……”
上月,雨花臺區古雄街道和古雄社區僑聯邀請了兩位華興村僑眷代表,給30名社區暑期夏令營的孩子講述南京唯一華僑村的歷史。僑眷黃卓寧鄭重地告訴孩子們:“我的祖輩當初從旅美華僑變身為華興村村民,目的就是實業救國?!?/p>
1922年,旅美華僑李殷宏、鄧仙石和李元平,聯合幾位旅居墨西哥、加拿大的愛國華僑,發起振興中華運動,在美國舊金山成立華興農業股份有限公司。在華興公司的號召下,各國華僑踴躍認股,集資7萬多美元回國興業,置地建村。這就是華興村的來歷。
抗戰爆發前,華興村已成為多國歸僑和僑眷聚居的華僑村,也成為以養蠶養蜂為特色的農業重鎮。因當時居住在華興村的歸僑和僑眷多為廣東臺山人,華興村也被當地人稱為“廣東村”。
十多年前,因建設發展需要,華興村拆遷,部分村民搬至古雄社區古雄新居。如今,古雄新居仍居住著40余戶、100多位歸僑僑眷。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華興村人仍心系故土,不時回鄉探看。傳承華興精神,已成為海內外華興后人共同的自覺行為。
古雄街道為此特別建起了一座華興村僑史陳列館,兩層小洋樓里分為“華興由來”“華興盛世”“華興抗戰”“華興新生”4個章節,按時間順序將華興村史娓娓道來。
興建僑史館,得到了華興村后人的鼎力相助?,F居澳大利亞的李美齡發動家族搜集資料,將爺爺、華興村第一發起人李殷宏的資料和照片發回古雄;僑眷梁壽勝將爺爺、墨西哥歸僑梁鳴穩遺物捐出;僑眷黃卓寧將父親、古巴歸僑黃信洪曾使用的護照和登記注冊證書原件送到社區……
這幾年,華興村后人每年都要組織聯誼會,從世界各地重返華興村,回顧歷史、尋訪記憶、感受變遷。今年恰逢華興村建村100周年,古雄街道通過多種形式活動予以紀念。此次組織青少年舉行的“探尋僑史足跡、傳承僑鄉文化”愛國主義教育活動,場館講解員和僑眷代表帶領孩子們穿越百年歲月,感受華興村的變遷,感悟老一輩愛國華僑艱苦創業、實業救國的愛國主義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