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僑聯頒發第九屆“僑界貢獻獎”
中新社北京9月22日電 (記者 冉文娟)中國僑聯第九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21日在北京舉行,活動為第九屆“僑界貢獻獎”獲得者代表頒獎。
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、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,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會見了第九屆“僑界貢獻獎”獲獎者代表。中國僑聯黨組書記、主席萬立駿,中央統戰部副部長、國務院僑辦主任陳旭等出席活動。
今年的第九屆“僑界貢獻獎”共表彰獲獎者128名,其中,一等獎52名,二等獎76名。表彰呈現出三個特點:一是獲獎者層次高。128名獲獎者中,有院士19人,有博士學位的126人,占比超過98%。多數獲獎者曾獲數項國家級、省部級獎項,承擔著863、973等國家重點科研課題,或取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杰出青年基金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等重點項目資助。二是社會貢獻大。獲獎者大多在各自領域有杰出成果或突破,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、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貢獻,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三是獲獎者分布范圍廣,專業領域涵蓋數學、物理、醫學、藥學等10多個門類。
萬立駿在活動上發表講話。他說,中國正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,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。廣大僑界人才和各級僑聯組織要著眼大局、把握大勢,在新一輪改革開放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作出僑界貢獻。
頒獎之后,舉行了“踔厲奮發 科技報國”主題論壇。第九屆“僑界貢獻獎”一等獎獲得者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蔣建東和第九屆“僑界貢獻獎”一等獎獲得者、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分別作了《做好中國原創藥研究》和《健康夢中國夢》的主題報告。
“僑界貢獻獎”由中國僑聯于2003年設立,每兩年評比一次,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。通過表彰“僑界貢獻獎”,激發了廣大僑界高層次人才的創新創業創造活力和勤奮進取、報效祖國的熱情,促進了僑界科技創新成果的交流對接和轉化落地,在賦能實體經濟、催生新發展動能、吸引鼓勵海外僑界科技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。(完)